圣贤明灯国学院

佛教故事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甚么?

发布时间:2022-11-19    阅读数: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甚么?

 
从原则上说,佛教并没有甚么教条,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并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于神意的约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据伦理的要求而来,所以也是纯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虽然,佛教的教徒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也可以说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详细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难。

  所谓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私通)、不妄语、不饮酒。

  所谓十善,乃是五戒的扩大与加深,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现在列表如下”,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一、身三业
    
  1、不杀生──离杀生─救生
    
  2、不偷盗──离偷盗─布施
    
  3、不邪淫──离邪淫─梵行

  二、口四业(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
    
  也就是要求我们不妄语
     
  ⑴离两舌─和诤
     
  ⑵离恶口─爱语 实    
 
  ⑶离妄语─诚
      
  ⑷离绮语─质直

  三、意三业(不贪、不嗔、不痴)    
       
  ⑴离贪欲─清净
      
  ⑵离嗔恚─慈悲
      
  ⑶离邪见─正见
    
  总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与众善奉行,凡是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乃至一切有情众生的事,都要在这五戒十善的范围之内,尽量不作,否则,就要尽量去作。作了恶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诸葛长青


 智慧山上修五行,诚心儒佛道商兵。道德仁义礼经纬, 千秋大业是为踪。
 静动阴阳天地理,八卦乾坤运在胸。 古今圣贤心头坐,积善成德惠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