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幸福12345
用来治国最好的参考书《四书》
发布时间:2022-11-24 阅读数:
有一位企业经营很成功的先生是松下幸之助,他很多思想都是汲取了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好好学习中国文化,可以提升很多智慧.......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 诸葛长青(海涛)
几乎走进每一家书店,都会看到书店门口摆着各类畅销书,而这些畅销书中有许多都是在研究讨论有关经营管理问题的。
二十多年来,作为一个经营管理者,我都会有好奇地看看这些书探讨的深度与水平,并试图发现有哪些方法和观念是值得我学习的。我在这方面得出一个结论,要征服市场,必须先征服你的员工,想征服你的员工,必须先征服你自己。不管是对于事业的经营,还是对于生命的经营,一个人最终最大的障碍,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经营企业成败在于三个要素,其中两个是客观的。这两个是天时、地利。天时、地利这两个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它不会一直存在,它会来,它也会走。但有一个因素是主观的,是可控制的,一旦被发现,一旦达成,它就不会再消失,这个因素是人和。
如果你了解,唯一你可以掌握的就是人和。如果你努力去追求,诚心去巩固,这个人和将永远存在。人和的可贵处在于,当天时、地利出现时,没有这个人和,你将无法利用这个天时、地利。但人和的难处在于你必须用最大的诚意去追求才能获得,而这个诚意里面还要包含了两个很重要的成份——慈悲心与平等心。没有了这两个成份,诚意将经不起现实的考验。而人和的维系将会产生困难。
所有事业的成功,都靠两个因素的出现,再靠抓住人和。所有事业的失败,却是只要一个因素消失。但首先大部分都是人和的消失。
这么多年来,这么多人在追求在寻找到底如何发现管理的真理。我也是其中一个,但我应该算是很认真也是很诚恳的一个。在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加上自己从事管理工作二十多年后,我得到了一个经验;当你想研究这门学问时,你应当先看看这三本书:第一本是卡耐基先生写的,中文译文“人性的弱点”;第二本是“四书读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三本是日本伟大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写有关经营管理的著作。
如果你真的能很谦卑地,很臣服地用心地去研读这些书,并能在工作上努力地去应用实践那些道理,我相信你在经营管理上一定能成功的掌握方向并达成目标。 为何要用臣服这两个字呢?用这两个字眼会不会太夸张太严肃呢?不会的,因为臣服是一种很重要的态度,是现代人最缺乏的一种态度。这个社会变得愈来愈少人能臣服于另外一个人,尽管我们对自己产生怀疑时,我们也是保持对别人的怀疑。
当别人把他们宝贵的经验与心得告诉你时,由于你顽固的自我,你仍然会有抗拒的态度。是这个抗拒让我们无法信服。是这个抗拒让我们见不到真理。怀疑不完全是坏事。怀疑本身是有其科学性的。但也因为怀疑本身就是意味着不确定性。对于那些非形而下的不确定因素,对于那些超越物理科学范围内无法证明只能够交给经验心得去领会的事理。我们就应用宗教性的态度去臣服前辈的心得,因为臣服也是一种智能。
人人都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这三十多年来我没有停止研究四书。我发现它的确是一本治国治厂都能用得上的最好的参考书。所以我现在利用这段没有工作的时间,好好整理一下四书与经营管理的关系。也顺便来研究一下松下先生的儒家王道功夫如何用在他的企业王国的管理上。我的方法是先将四书中每一句与经营管理有相关的话整理出来加上我的举例或评论,然后也把松下先生说的话摘录下来让读者前后去对照印证,看儒家与松下的人生或管理哲学是如何一脉相承,一理相通。
我相信松下先生是把企业经营得最成功,也是把事业管理得最快乐的人。因为他是一个把经营与道德结合在一起,把管理与慈悲调和在一起的一个有使命、有正义、有爱心的伟大企业家。他说在政治运作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悲天悯人的精神,那人民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企业的责任即是生产物品,那么就必须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盈、更方便、更快乐,这才算是达到了企业的目的与使命。
松下又说:“企业与宗教者虽然有物质与精神之分,但为改善人类的生活水平的目标是相通的,两者都是为了发扬悲天悯人的心胸来造福大众”。松下先生这个说法让我想到成道的奥修大师的一句话——撇开生活以外,别无宗教。意即宗教就在生活里面。而松下先生不只是宗教在他的生活里面,其实宗教就在他的事业里面。所以我说他真是一位可敬又可爱的伟大人物啊!

《诸葛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