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经典抄写

华严经名句荟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发布时间:2020-04-19    阅读数:

佛法智慧大如海,犹如阳光照大地,让人心胸开阔、豁然开朗。

---- 诸葛长青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宝藏的民族。

    在中华民族智慧百花园里,有无量财富宝贝。



    儒释道耶回亮堂堂闪耀其中,诸子百家光灿灿交相辉映。


    诸葛长青今天推荐一颗明珠----华严经。


    华严经中有大智慧,推荐有缘者可以看看《华严经》。



    如果想看白话讲解版本,诸葛长青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宣化上人”讲解的《华严经》版本。宣化上人讲解的很透彻,一看就懂。



    生活中,大家可能会经常读到下面这些妙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


    你知道这些妙语出自哪里吗?

    他们都出自----《华严经》。



    华严经,具体名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载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佛教文化里有一个关于《华严经》出现世间的故事:


    阿弥陀佛。《华严经》是佛陀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时所呈现的那个境界。



      这个境界后人把它记录下来,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华严经讲到佛陀成道的这个刹那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故华严经开首便云:“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



    有关《华严经》的起源,佛教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讲法,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悟道以后成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他所怔悟到的就是华严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广大幽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根器不足,不能够受持,所以佛陀就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此经。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中的一位是龙王(大龙菩萨),他后来把《华严经》汇集起来,珍藏到龙宫里面。 

   


    佛陀活动的年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时候,南印度出现了一位名叫龙树的菩萨(大善知识),他出身于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各种世间技艺无不通晓。后来出家学佛,又很快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经典。



    就在他准备自立宗派的时候,龙王(大龙菩萨)出现了,邀请他到龙宫阅读所收藏的佛经。



    龙树菩萨于龙宫中见到《华严经》,由此认识到释迦牟尼佛确实具有无比圆满的智慧。


当时看到华严经有上中下三种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其上中二本都不是凡人的心力能够受持,于是他只把下本十万偈的《华严经》带出龙宫,在世间广布流传。


而实际上流传的经本只是下本的略本,我们见到的最完备的唐译八十华严也只有四万五千偈。



    大龙菩萨表示有大善根的众生,龙宫指的是自性海,龙树将华严经请出,是在表示从自性海中开发我们本具的佛性,所以龙树其实指的是有大善根有建设性的人。


大善根的人将华严经收集起来,又从自性海中开发出来,这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华严经的应世因缘。



   《华严经》里有许多智慧精华名句,可以让人豁然开朗。


    诸葛长青把这些精华名句分享有缘者。



 1.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很多人都在传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真正的出处就在--《华严经》。



    2.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3.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诸葛长青:阿弥陀佛。这是提醒人们,要成佛,要开智慧,必须放下妄想执着,放下贪嗔痴慢疑,杀盗妄淫酒、怨恨恼怒烦......。


把你的内心放在佛菩萨上,放在自度度人、自利利人、自觉觉人、弘法利生上,你当下就是佛菩萨境界。


    阿弥陀佛。人之所以烦恼痛苦,是因为妄想执着,妄想执着于红尘的情爱、财富等等,导致烦恼无量。只要放下妄想执著,你会立刻飞跃。



  4.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


   这句是提醒想修行有飞跃,应当主动为红尘众生、为十法界奉献自己。



  5.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6.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7.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10.以深净心,入菩提舍。


  11.立志如大山,积德若深海。



  12.正念观察,调伏己情。


  13.以正念观察自心,调伏自己的妄想执著。



  14.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15.常作世间灯。



  16.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着。


  17.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



  18.所作众善为众生,悉以智慧而回向。


  19.远离一切虚妄想着,如是究竟到于彼岸。



  20.不生染着,永断世间贪爱烦恼,修清净行利益众生。


  21.不被污染,不生执著,永远断除世间的贪爱烦恼,修清净之行,以利益众生。



  22.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无量清净福田。

  

  23.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生长一切善根大愿。


     对待众生,我要像一个慈母,心中生长出一切的善根和大愿!

《诸葛长青


 智慧山上修五行,诚心儒佛道商兵。道德仁义礼经纬, 千秋大业是为踪。
 静动阴阳天地理,八卦乾坤运在胸。 古今圣贤心头坐,积善成德惠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