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经典抄写
儒家经典《弟子规》:父母应带头学习
发布时间:2022-11-30 阅读数:
儒家经典《弟子规》:父母应带头学习
《弟子规》非常好,建议做父母的要亲自带头学习,这样效果才好。 ----- 诸葛长青
作为儒家思想的修身经典《弟子规》,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传播。 诸葛长青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弟子规》的传播,可以改变人心,修正青少年的内心,实现素质提升。 国家的振兴,来自人才;人才的发展,来自修为。 所以,即日弟子规的广泛传播,必将奠定中华民族未来腾飞的基础。 诸葛长青建议,每一位父母都要亲自带头学习《弟子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素质,而且可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成为孩子的榜样,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写成,后经贾存仁修订改成了《弟子规》。 “弟子规”是什么意思?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社会大众中指公民。 “规”就是规范。 该经典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经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开篇序言指出: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据王俊闳先生考证: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七年,卒于清雍正六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资料参考:弟子规、百度资料) 附录:《弟子规》全文
【总 叙】
【信】
更多关于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
更多关于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续放生,有求必应。只要持续放生、施食、念佛号并认真回向,快则三天、慢则三年必有神奇感应。以下是佛学放生基本知识。请初次放生、施食的朋友认真看看,尤其是放生必须回向,具体请看:
1、改运方法:反思忏悔、止恶行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dxua.html
2、如何忏悔:忏悔仪轨忏悔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i.html
3、诸葛长青放生仪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i4tz.html
4、诸葛长青放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9_1.html 5、诸葛长青施食仪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6、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7、施食提醒:添加奉送咒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h0d.html 8、如何念佛:念佛仪轨念佛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h.html
9、诸葛长青佛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6_1.html 11、诸葛长青道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7_1.html 12、诸葛长青儒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5_1.html 诸葛长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

《诸葛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