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经典抄写
修身: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发布时间:2022-11-30 阅读数:
修身: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对人生十分重要。
----- 诸葛长青
清·金缨《格言联壁》有句话很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诸葛长青认为,这句话可以作为人生修身的一个重要原则。
一、什么是“静坐常思己过”?
诸葛长青认为“静坐常思己过” ----意思是人们应当静坐反思自己的过错,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不犯错误。
要经常思考自己思想、行为、语言、行善、孝敬父母、对待家人等各个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儒家主张“三省吾身”,每天早晚都要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
诸葛长青认为: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修身。一个人努力奋斗,最关键的是要实现人生理想。什么是理想的人生?儒家的理想侧重于“内圣外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做君子,要能够“静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能否平天下,建立功业,修身是关键的基础。精通国学的李要鹏先生总结为五个要点,值得修身者认真学习实践。
诸葛长青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立志、好学、自省、改过、力行”,从这五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使自己走上辉煌人生。君子当“静心诚意修己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什么是“闲谈莫论人非”?
诸葛长青认为“闲谈莫论人非”---意思是平时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不说别人的坏话。一是符合圣贤主张的“隐恶扬善”思想。二是说了也没用。每个人因果不同,素质不同;三是会对社会产生负能量;四是会引发矛盾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五是体现自己的高级素质。如果有时间,应当努力精进,多做善事,弘扬善法,让更多人都走上正能量道路。
诸葛长青认为,如果要说话,就说好的、说点积极向上的等。
诸葛长青:孔子先师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想被人说,就要少说别人。平和心态、努力奋斗。
在修身中,孔子提倡“躬自厚”,“内自讼”,“内省”,“自省”,“三省”等。多查找自身不足,不议论别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第一。
三、这句话可以作为人生的修行格言。
诸葛长青认为,人生路途上,要止恶行善、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积极努力,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说无用的话啊。人要时刻记住“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名言出自清·金缨《格言联壁》。金缨《格言联壁》非常好,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有缘者可以搜索多看看。
附录部分格言:
清·金缨《格言联壁》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
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放生施食、捐印经书的有缘者富贵吉祥、福报巨大。
诸葛长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积德的有缘者富贵吉祥!
祝福天下有缘者有求必应、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
4、诸葛长青放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9_1.html
5、诸葛长青施食仪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0n2fl.html
6、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7、施食提醒:添加奉送咒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h0d.html
8、施食回向地狱:怎样回向地狱众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5.html
9、如何念佛:念佛仪轨念佛方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ei5h.html
10、诸葛长青佛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6_1.html
11、诸葛长青素食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2_1.html
12、诸葛长青道家文化专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7_1.html
13、诸葛长青儒家文化: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5_1.html
诸葛长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