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经典抄写

地藏经揭秘:地藏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发布时间:2021-12-16    阅读数:

地藏经揭秘:地藏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地藏经,唐朝武则天时代进入中国,由实叉难陀翻译的。

—— 诸葛长青


中国经典,浩如烟海。

无量圣人,现身中国。

中华大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处处洋溢着文化的智慧之光。

国学传统文化研究者诸葛长青认为,要理解中国,必须首先了解中国文化。

因为中国文化是包含天地人的学问。

今天,诸葛长青和大家说一说国学经典《地藏经》。

地藏经、地藏王菩萨,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随着文化的深层融合,《地藏经》成为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这部《地藏经》是谁翻译的呢?是什么因缘来到中国的呢?

一、《地藏经》讲什么?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种经书。梵文:Kitigarbha-bodhisattva-prva-praidhna Stra 。

【通行本为三卷】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其余两部经为《占察善恶业报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

《地藏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地藏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

诸葛长青研究发现,《地藏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开示,赞叹地藏王菩萨修行的经典,讲了很多修行的方法,堪称是修行的指路明灯,很多高僧大德、文人墨客,都很重视修行这部经典。

二、《地藏经》是谁翻译的?

诸葛长青研究发现,《地藏经》是“实叉难陀”翻译的。

我们打开《地藏经》,上面写着“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这段话简单翻译就是:

唐朝。西北部于阗国。精通三藏的法师。实叉难陀。翻译。

下面,诸葛长青进行详细讲解:

1.唐 = 唐朝;

唐,是李渊有天下的国号。因为李渊先在晋陽,晋陽是陶唐氏的旧都,所以封为唐王,到了受隋禅以后,统一天下,就称唐朝。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

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 。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止于907年。

2.于阗国 = 唐代西北部的一个佛教小国。

于阗(tian)国(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

于阗是西域的国名,字的含义叫做“地乳”,起因是他的国祖饮用地上涌出来的乳而生长的,为了纪念这件事,因此叫于阗。于阗国的地点,在现今新疆的天山南路。

君主国姓为尉迟(读音yù chí),因仰慕唐朝,有两位君主改姓李,他们分别是尉迟僧乌波(李圣天)、尉迟苏拉(李从德)国祚长达1238年。

亲历于阗国的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叙述于阗:“自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可知尉迟氏家族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控制着于阗政权。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

3.三藏 = 佛教“经藏、律藏、论藏”

三藏,是对译经师--翻译经典的法师--称赞的道号。

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佛教经典,共有三大集,叫做“三藏”。

经藏是佛说法的记录;律藏是佛教的禁令规则和解释的书;论藏是佛和弟子讨论教义的记录。

因这三大集的经典,形式上是包含许多的卷帙,实质上是包含许多的道理,所以叫做藏。

诸葛长青研究发现,古往今来,人们把精通三藏的出家修行高僧大德称为“三藏”。

譬如,唐僧唐玄奘,就被称为“唐三藏”。

3.沙门 = 出家修道之人

沙门是梵语,沙门是出家修道人的通称。

诸葛长青认为,这个沙门就是一个统称,举个例子:就好像中国把出家人叫做“和尚”、道家把出家人叫做“道士”,儒家把精进儒学者叫做“同学”。

沙门的基本内在意思是“勤息”,即“勤修道业、息诸烦恼”的意思。

诸葛长青认为,沙门的内涵“勤息”,就是提醒修行者要勤奋修行、精进道业、熄灭烦恼、最终成佛。

沙门的梵语: s/raman!a,巴利语saman!a。音译室罗末拏、舍啰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懑囊。乃西域方言(龟兹语sama^ne,于阗语 samana^)之转音。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盘之出家修道者。

诸葛长青研究认为,因为翻译者“实叉难陀”,从于阗国来到大唐,他本来就精通于阗语 samana,所以,就用谐音翻译成“沙门”。

为何把出家修道者叫沙门呢?

诸葛长青研究认为,这起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开示。

佛祖释迦牟尼佛管理庞大的僧团,出家修行的人很多,各自姓名不同,彼此之间称呼起来很麻烦,所以就定名为统一的称号“沙门”。诸葛长青认为,佛祖释迦牟尼佛的这一决定很重要,从此,有了统一称呼。这个称呼,也好像我们所有上学的学生,统称为“同学”一样。

《僧祗律》中,佛对比丘们说:“譬如恒河,遥扶那萨罗摩醯,流入大海,皆失本名,合为一味,名为大海;汝等如是,各舍本姓,皆同一姓,沙门释子。”(卷二十八);

《佛说海八德经》中佛说:“吾道弘大,合众为一,帝王种、梵志种、君子种、下贱种,来作沙门者,皆弃本姓。”

《恒水经》中,佛告诸弟子们说:“有若干辈各自道说言:我种豪贵,如贵,富乐贫贱,当如五江水入海;若干辈为佛作弟子,皆当弃本名字,乃为佛弟子耳。”

4.实叉难陀 = 于阗国的高僧大德

实叉难陀(公元652~710年)梵名Sikshananda ,又作施乞叉难陀。译作学喜、喜学。唐于阗(今新疆和田)人,以通大小乘学和外论著名。为唐代译经三藏。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异学。r>

实叉难陀,曾翻译《华严经》、《楞伽经》、《十善业道经》等经典。

诸葛长青认为,实叉难陀是佛菩萨再来,精通佛学,令人敬仰。

《地藏经》,是实叉难陀,应武则天邀请,到中国后翻译出来的。

话说,唐朝武则天圣历二年,则天后听说于阗有完备的《华严经》梵本,即遣使访求并聘请译人。

于阗国王闻武后喜欢佛法,敬重经典,所以差沙门实叉难陀,把《华严经》联同《地藏经》等一齐送到中国来。

武则天受了这部经,就命这位沙门翻译成了华文,是这部《地藏经》出世的因缘。

实叉难陀于证圣元年(695)到达洛阳,住在内廷大遍空寺,与菩提流志、义净等,于东都大内大遍空寺重译《华严》,是即新译华严经八十卷。

武后很重视佛经翻译工作,开始还亲自参加。

实叉难陀后来又在洛阳三阳宫、佛授记寺、长安清禅寺等处续译诸经。

长安四年(704),他以母亲年迈,请求归省,朝廷特派御史霍嗣光送他回归于阗。

唐中宗即位,再度邀请他到长安,住大荐福寺。未遑翻译,即患病,于睿宗景云元年(710)十月卒,享年五十九。

他于圆寂后一个月荼毗,舍利由他的门人悲智和唐使哥舒道元护归原籍。

后人在长安荼毗难陀处建起七层浮图以为纪念,号称华严三藏塔。

实叉难陀来华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于阗所传的大本《华严》,他在大遍空寺主译《华严》时,由菩提流支和义净同读梵本,参加笔受、证义的有弘景、圆测、神英、法宝、法藏等,缀文的为复礼,至圣历二年(699)完毕,共计八十卷。

接着又于久视元年(700)在洛阳三阳宫重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由沙门复礼、法藏等笔受、缀文,至长安四年厘定。

以上两经,武后都亲制序文弘扬。在此期间,他还译出属于华严部的《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和《普贤菩萨所说经》各一卷,属于宝积部的《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属于大乘律部的《十善业道经》一卷,属于秘密部的《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等陀罗尼经四种、四卷;另有《右绕佛塔功德经》和《大乘四法经》各一卷。参加笔受的还有沙门波仑、玄轨等,监护译事的是太子中舍人贾膺福。

据《开元录》载,他译的经共计十九部,一百零七卷。

四、地藏王菩萨分身同时代来到九华山

诸葛长青研究地藏王菩萨和地藏经,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就在实叉难陀来中国翻译《地藏经》的时候,地藏王菩萨分身投胎的新罗国(今朝鲜中部)太子,离开王宫,来九华山潜心修行,使九华山成为地藏王菩萨道场。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地藏菩萨俗姓金,原为新罗国(今朝鲜中部)王族(诸葛长青:是地藏王菩萨分身投胎),唐时渡海来到中国,幽栖九华山中,孤坐石室,以白土和小米为食,后置地构宇,形成一大伽蓝。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山西五台 、四川峨眉、 浙江普陀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崛起于长江之东,方圆一百多公里内,群峰罗列,九座主峰高耸入云,如莲华削成,最高峰十五峰海拔一千三百四十二米。

后世相传金地藏是地藏菩萨示现,九华山遂以地藏菩萨道场著称。九华山中最古老的化 寺建于唐至德初年(756)。至唐末,陆续修建了九子寺、妙峰寺、圆寂寺、净倍寺、崇圣寺、慈仁寺等十三座寺庙, 高僧继金地藏后,有胜瑜、道明、智英、道济、超永、卓庵等。晚唐时禅宗传入九华,道济禅师即门徒之一。宋代,九华山佛教得到发展,寺院已达五十余座。元代,由于统治者崇奉喇嘛教,九华山佛教无大发展,基本保持宋时状况,明清两 代,九华山佛教进入隆盛时期。朝廷多次遣使颁赏,修庙建寺,大兴供养,使得 全山香火兴旺,胜甲天下。至清末,全山寺庙达一百五十余座。自民国至今,历经战火,九华山寺院几度兴衰。直到九华山共存寺庙七十座。

九华山每年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日,相传是九华山僧地藏圆寂、成道日。历年九华山僧众都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称“地藏法会”。节日期间,僧众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金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7天(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初六日),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善缘。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等信众集体朝山进香。

今天,我们能看到《地藏经》,着实要感谢实叉难陀的贡献。

(本文图片文字参考地藏经网络资料)

学习圣贤,弘扬善德。

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葛长青,祝你成功!

(诸葛长青邮箱:zhuge8031@163.com)

(转发请注明出处)

诸葛长青简介:诸葛长青,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学习圣贤、弘扬善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please forward this article,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Zhuge Changqing: Zhuge Changqing, the inheritor and promo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Zhuge Changqing has a deep 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hilosophy, education, Feng Shui, environmental planning, etc.,is willing to "inheri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good morality, revitalize China and benefit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people with the same ideals in the world.

(诸葛长青:zhuge8031@163.com)

Zhuge Changqing mailbox:

zhuge8031@163.com

《诸葛长青


 智慧山上修五行,诚心儒佛道商兵。道德仁义礼经纬, 千秋大业是为踪。
 静动阴阳天地理,八卦乾坤运在胸。 古今圣贤心头坐,积善成德惠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