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基督文化

济公乃罗汉下凡,为何下凡?

发布时间:2022-11-25    阅读数:

济公乃罗汉下凡,为何下凡?  

    济公为什么作为罗汉下凡?乃告诉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缘,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 诸葛长青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对于这首广为人知的《济公》连续剧主题歌,人们喜欢哼唱,同时也喜爱那个鞋破帽破、疯疯癫癫的济公活佛。今年,浙江天台济公传说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济公传说的发展经历了宋代以前的孕育准备期、南宋初的萌芽形成期和明清以来的成熟发展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六朝以来,浙江南部的天台山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圣地,晋代《西域记》把天台石桥方广寺称为五百罗汉显化之地;唐代被称为三贤的寒山、拾得和丰干,就以疯癫著称,因此,天台在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罗汉、颠僧的传说。

    济公其实是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

    诸葛长青:济公为什么作为罗汉下凡?他要告诉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缘,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他通过假装疯癫,吸引人的注意,进而度化有缘。

    济公原名李修元(1130—1209),天台永宁村人。他少年时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

    《净慈寺志》记载:“道济,字湖隐,天台李茂春子,母王氏,梦呑日光而生,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灵隐瞎堂远落发。风狂嗜酒肉,浮沈市井,或与群儿呼洞猿,翻觔斗,游戏而已,寺众讦之,云:‘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遂不敢摈,自是人称济颠。” (图文/CCTV)

   

《诸葛长青


 智慧山上修五行,诚心儒佛道商兵。道德仁义礼经纬, 千秋大业是为踪。
 静动阴阳天地理,八卦乾坤运在胸。 古今圣贤心头坐,积善成德惠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