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基督文化
春秋战国中的春秋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1-25 阅读数:
春秋战国中的春秋是什么意思?
历史春秋,春秋历史。千年文化,薪火相传..... ---诸葛长青 诸葛长青:历史名词,经常出现春秋,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有两个原因:一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把当时各国的重大事件,按照年月日记载下来,一年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编写;二是古时大事件多发于春、秋两季。所以,人么一般把编年史称为“春秋”。 孔子根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
孔子编订的《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841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的起止年代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体相当,所以历史学家就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始于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前夕。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诸葛长青:中国历史博大精深,真的认真研究学习。 |

《诸葛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