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施食文化
佛经说施食:在家人出家人都可以施食
发布时间:2020-04-22 阅读数:

施食的好处不可思议,佛说,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施食。
----- 诸葛长青
施食,可以改变命运、加速修行、促进成佛。
施食,可以超度债主、超度堕胎婴灵、超度累世宗亲。
施食,可以提升促进家庭幸福、可以促进家人健康和谐、富贵长寿、
施食,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应月爱菩萨和阿难尊者菩萨要求亲自开示的。
佛祖释迦牟尼佛说,不论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在家人、出家人都可以施食,功德非常大,感应非常快,福报非常大,可以使人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提醒有缘者,必须认真按照仪轨进行就可以(附录)。
施食,按照仪轨,诚信去做,感应神速、不可思议!
那么施食有什么好处?施食出处在哪里?
施食,出自佛经。佛祖在多部佛经中讲过施食。
这里,诸葛长青重点推荐两部施食佛经:
第一部施食佛经是:《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这部经典简称《救拔焰口经》,由“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翻译,阿难尊者提问,佛祖讲解施食。
第二部施食佛经是:《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简称《甘露经》,这部经由“唐跋驮木阿”译出,月爱菩萨提问,佛祖解答施食。
有缘者可以多看看这两部施食经典。
一、《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说出家人、在家人都可以施食
阿弥陀佛。诸葛长青拜读《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发现,佛祖传授的这个施食法门是面向广大善男子、善女人的。只要有善心,都可以施食。
佛祖在施食佛经《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中说:“阿难,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加持食施鬼。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千俱胝如来功德等无差别。寿命延长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罗刹。诸恶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无量福德寿命。”
大家知道----
比丘=出家男子。
比丘尼=出家女子。
优婆塞=在家善男子。
优婆夷=在家善女子。
慈悲的佛祖告诉人们,只要你有善心,都可以做施食啊!
二、《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说:在家人、出家人、小男孩、小女孩都可以施食
诸葛长青认为,慈悲的佛祖,为了提醒任何人对做施食,特意在《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中指出,出家人、在家人、小男孩、小女孩也可以施食。这就让那些学佛之人可以教孩子施食。根据有缘居士实验,教小孩子施食,都极大提升了小孩子福报。
佛祖在《佛说施甘露味大陀罗尼经》中说:“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及诸人天。意欲受持此方便法者......”
大家知道----
比丘=出家男子。
比丘尼=出家女子。
优婆塞=在家善男子。
优婆夷=在家善女子。
童男=未结婚的小男孩。
童女=未结婚的小女孩。
诸葛长青相信,大家看了佛祖的这些开示,就会理解佛祖是多么慈悲啊。
三、《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说施食二十大好处、福德.
诸葛长青摘录佛经,施食有二十大好处、二十大福德:
(诸葛长青:施食的好处真是不可思议,有求必应啊。但是施食必须符合仪轨要求,具体看附件的仪轨)
五、施食有何依据?佛经如何说施食?
施食,出自佛经。譬如:《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这部经典简称《救拔焰口经》,由不空翻译,阿难尊者提问,佛祖解答);譬如《佛说施甘露味大陀罗尼经》(简称《佛说施饿鬼甘露经》,这部经由“唐跋驮木阿”译出,月爱菩萨提问,佛祖解答)。
13、《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里佛说“尔时十方一切六趣饿鬼鬼神悉赴集。瞻仰行者。如见父母。 ”(诸葛长青:那些饿鬼看到施食的人,就象见到父母一样,瞻仰施食的人)。
14、《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载,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得命;得色;得力;得安稳无碍辩;得无所畏;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众人爱乐;具大福报;命终生天;速证涅盘。
15、《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里佛作了保证:“若诸天人如法受持。若为诸鬼神及饥渴所逼非分横死者。则不得名为胜大悲曰陀罗尼也。”
16、《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说施食者有二十种利益:“.....四者其人鬼神羅剎精魅魍魎观之如佛。五者其人诸佛菩萨天仙龙神护如眼精......"。
祝福天下孝亲尊师、止恶行善、造福社会、弘法利生
持续忏悔、放生、施食、念诵、吃素的有缘者
富贵吉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早成果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南无弥勒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南无灵吉菩萨。南无韦驮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秽迹金刚。泼法金刚。胜至金刚。常住金刚。
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
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