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施食文化
施食方法:在学校里如何施食?
发布时间:2022-11-28 阅读数:
施食方法:在学校里如何施食?
施食,感应迅速,不可思议。为什么?因为这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开示的神奇方法。有缘者,可以通过施食,提升福报、让你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 诸葛长青
施食,感应巨大,效果明显,是提升自身智慧,化解累劫业障、改变命运的最快方法之一。
古往今来,很多高僧大德,都是施食的榜样,很多名人居士都是施食的引领者。
施食,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开示的,真实不虚。
诸葛长青希望有缘者多持续施食,迅速实现命运的改变。
最近,一位在学校里的有缘者dandanhope 问诸葛长青老师,他询问在学校中如何施食。
他在留言中说:
诸葛长青老师,您好!
阿弥陀佛。您的文章,让我触动很深。
现在有一些小小的问题请教您:
倘若在家中,当然会如理如法的施食。
(1)若在学校宿舍中,实在有些不方便,请问若在学校宿舍可以金刚念或是默念吗?可以不结手印吗?(2)另外: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最好不要在学校附近施食,那我在住校期间有必要继续施食吗?)谢谢您!(耽误您的宝贵时间,深感歉意!)
诸葛长青老师解答如下:
1、施食念咒语应当出声音,手印可以不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施食是一项普度天下鬼神的大法力活动,有些咒语,你不出声音,就发挥不了作用(具体你看看诸葛长青施食文化专辑)。至于大手印,如果受条件所限制,那么七佛手印你可以不用,但是前面的手势动作最好是进行,因为这样操作,才会发挥出效果。
诸葛长青给你打个比喻、就好像你要请客人,你要发出声音邀请人家来吃饭,不能默不作声;见了客人要打招呼,不能冷漠无情,你说对不对?所以,所以应当出声音、多数的动作要进行。
你在宿舍里不方便,你可以这样,选择附近的一片树林、空地,自己到那里现场念诵仪轨,现场施食,效果最好。记住,你最好单独到一个无人的空地方进行,这样,又有谁能影响你呢?只要诚心去做,一定能找到合适你的地方。只要你有这个想法,佛菩萨就会给你安排一个好地方,等你到了那个地方,你会发现,那个地方非常好!诚心去做吧!
2、学校门口不要施食,可以选择学校附近人少、清净的树林空地。诸葛长青在《施食问答:施食地点、大手印、感应等问答》一文中指出,“最好不要泼在学校附近,尽可能远离人群地方,因为学校附近人多,学生们进进出出,会影响施食效果”,意思是,学生走动多了就影响施食效果。打个比喻,如果你请客人吃饭,本应当清净,可是你请客的地方人生嘈杂、出入人员很多,你说客人是否能够舒服进食?所以,要选择校园附近清净、人员少的地方。
3、作为学校的学生,实际上施食更方便。为什么?诸葛长青认为,学生的生活有节奏、时间由自己掌握,可以选择早、中、晚时间进行,这样既方便又快捷,所以,你可以持续、持之以恒的进行。尽可能早、中、晚时间都进行,这样效果最好。
dandanhope能发善心作大善事,持之以恒,必有神奇福报!
诸葛长青祝福你事业腾飞、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诸葛长青施食文化链接专辑
怎样施食?施食有什么好处?施食仪轨是什么?请看诸葛长青施食文化链接专辑: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39807711_1_1.html
诸葛长青建议初学者可以这样做施食:
一是看几遍施食仪轨(文字版本)。熟悉施食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建议大家,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便于了解。
有手机的有缘者可以在手机上看。
施食仪轨:诸葛长青十五步骤施食仪规(文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uwzq.html
二是看几遍施食仪轨(图画版本)。熟悉施食基本动作、基本内容;
施食仪轨:诸葛长青十五步骤施食仪规(图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f6df0102uxvu.html
三是看几遍施食仪轨(视频版本)。正式开始施食。
施食仪轨:诸葛长青十五步骤施食仪规(视频)
http://new-play.tudou.com/v/581455831.html?
诸葛长青建议有缘者先看几遍整体视频。
然后重点看“第三部分:诸葛长青施食仪轨十五步骤完整演示”,对照学习。准备开始做施食。
诸葛长青教给有缘者一个快速学习施食视频方法----
一是熟悉施食仪轨视频版内容。
二是侧重施食仪轨视频第三部分。
三是自己准备好杯子、水、小米,放在桌子上。
四是直接播放“第三部分”施食演示,自己对照进行模拟。
五是模拟几次之后,你就会很快学会施食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