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明灯国学院

墨家文化

弟子规:《弟子规》是“天下第一规”

发布时间:2020-04-11    阅读数:

弟子规,包含了天地大道、人生哲理,是一本改变人生命运的宝典。

----- 诸葛长青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儒家文化,因为贴近生活,而被人们日用而不知。


    譬如:忠君爱国、孝敬父母、多做善事、勤奋读书、兴办学校、谦虚谨慎、行善积德、关爱他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这些都是儒家倡导的精华。


    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历代帝王将相、圣贤君子、文人雅士修身的必备要素。


    诸葛长青认为,学习实践儒家文化,追求幸福人生,有一本书必须阅读理解一下,这就是简单而又意义重大的《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据国学学者王俊闳考证: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我国当代许多热爱国学传统文化人士,譬如:陈大惠、蔡礼旭、刘余莉、颜炳罡、彭鑫、周泳杉等。


     认真学习《弟子规》、认真实践《弟子规》、大力弘扬《弟子规》、印刷传播《弟子规》、演讲传播《弟子规》,使得《弟子规》在我国广泛传播。


     改变了很多人心,挽救了很多家庭,扭转了很多不良风气,仔细想来,令人十分感动。


     诸葛长青认为,儒家文化《弟子规》的广泛传播,是中华文化崛起振兴的一大盛事。


     诸葛长青十分赞叹《大众日报》。


    这个报纸有大慈悲心,总是舍得拿出版面来弘扬国学传统文化,阿弥陀佛,真是功德无量啊。


     我们祝福《大众日报》日新月异、闻名全国全世界。也祝愿更多电视、报刊、网站都来传播国学传统文化。


     传播国学传统文化,有无量功德,必会富贵吉祥、健康长寿、日进斗金、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最近,一直用大版面大力传播传统文化的《大众日报》刊登了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刘余莉的文章《弟子规》是“天下第一规”,把弟子规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读了刘余莉教授的这篇关于《弟子规》的文章,诸葛长青为之振奋,感恩刘余莉教授的智慧奉献。


     阿弥陀佛。中华文化正在恢复腾飞之中。


   刘余莉在文章《弟子规》是“天下第一规”中这样写道:


    人一出生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的集大成者。


  古语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可是在今天的中国还有多少家庭是用家规来教导儿女的呢?


    诸葛长青认为,刘教授一语中的,直接解释了当今社会人伦秩序混论的根本原因。


    如果没有弟子规作为基础,中华民族社会发展将会遇到很多瓶颈。


    正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儿女教育出现了严重问题。


    从家庭开始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合理性,是因为,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


    正是在家庭之中,孩子从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学会了如何处理好这些基本的伦理关系。


    因此,古语讲,“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诸葛长青备注:阃[kǔn] ,内室的意思,这里借指妇女。


    刘余莉教授摘录的这句话值得人们反思,母亲养育教育子女,对国家发展很重要。


    的确,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接受了母亲的言传身教的影响。


    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形成了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培养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德,走上社会之后才知道如何与朋友、同事乃至于陌生人和谐交往。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一直重视从家庭开始就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此流传下来了很多家规、家训,如《颜氏家训》《了凡四训》《朱子治家格言》等。


     而由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古圣先贤的教导编写而成的《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法、家教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人生第一规”。


    《弟子规》仅1080个字,360句,内容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七个部分。


     言简意赅地把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地淋漓尽致。


     可以说,古人修身、齐家、治国、维护和平的教育总纲,全部体现在《弟子规》的教学中。


    有人把《弟子规》比作“人生的交通规则”,如果开车不守交通规则,就会发生交通事故;


    做人如果不学习力行《弟子规》,就会导致人伦关系的紊乱和人际交往的冲突。


    诸葛长青认为,认真落实了弟子规,就会是一个幸福安康的人,就会是一个圣贤君子一样的人。


 《大学》中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弟子规》中特别强调了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问题,其编写次序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


    《弟子规》强调:“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就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首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也就是《三字经》上说的“首孝悌,次见闻”。


 《弟子规》的这句话还强调,道德教育同样也是有先后次序的,那就是“百善孝为先”,即从对父母的孝心开始,培养起一个人“泛爱众”的能力。


     这是因为,孝的教育,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恩义、情义的情感。


     如果恩义、情义的处世原则培养不起来,就会形成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这样的人往往就会做出见利忘义或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而且,把孝作为仁之本,“爱人”首先从爱父母做起,然后爱其族人、爱其长上、爱其民族、爱其国家。


    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的规律,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爱的人,怎么可能让他真心实意地去爱他人、爱民族、爱国家呢?


     而孝不仅仅是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诸葛长青认为,当你在社会上交朋友的时候,要注意对方是否孝敬父母。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会有好福报。


   《弟子规》上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一个时时想到不让父母蒙羞的小子,自然不会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所以《孝经》也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父母培养儿女,是希望儿女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所以当儿女在竭心尽智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尽忠的时候,就是在尽更高层次的孝。


     而一旦儿女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父母的不易,也能够设身处地体会到他人父母的不易,进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大孝是能孝天下之父母。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孝经》上也讲:“长幼顺,故上下治”。


     可见,“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秩序的根本。


     而当代西方国家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法治相对健全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犯罪率激增、少年犯年龄下降等现象,无疑与夫妻关系失调、家庭崩溃、父子失教的状况有关。


     诸葛长青研究古今文化发现,历史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是孝敬父母的人。


     孝敬父母,才会得到天地的加持护佑。


   有一个孩子学了一段时间的《弟子规》之后分享说:“我在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知道为人要孝敬父母。”这句话发人深省。


     我们经常说:“你不知道为人要孝敬父母吗?”但是仔细想想,现在的孩子从哪里能学到孝敬父母呢?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都是大家庭,孩子从他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上就学到了孝敬父母,到学校,老师教给他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孝敬父母。


     所以他从小就知道为人要孝敬父母。


     但是现在的孩子基本上生活在三口之家。


     父母偶尔带着孩子回祖父母家一趟,到了那里大吃大喝一通,留下的是杯盘狼藉让父母去收拾。


      所以这个孩子从哪里能学到孝敬父母呢?


   另一个孩子说:“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我每一天所想到的就是如何去谋害父母。”他的母亲坐在下面听得眼泪唰唰地流。


     因为平时她说起儿子的时候是一脸的骄傲:“我这个儿子特别地聪明,奥数竞赛一等奖,不仅如此,还多才多艺,弹钢琴获得国家的几级证书。”


      但是没有想到,一个在父母心中如此出色的孩子,却说出了这样一段让父母伤心的话。


     这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如果没有从《弟子规》开始,培养起孩子孝亲尊师、谦恭有礼的品质,反而让孩子学了很多的知识何技能,结果是学得越多,就越傲慢;学得越多,就越不把父母老师放在眼里。


  可见,“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无规矩不成方圆”。


   《弟子规》作为人生第一规,以简要详明的语言:


    涵盖了古圣先贤所概括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大道;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问功夫: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世态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待人原则等等,不仅孩子需要学习,大人也需要补习;


    不仅家庭需要学习,企业、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学习。


    因为这些内容是古圣先贤真实智慧的流露,是经过大浪淘沙的结果,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不仅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适用;不仅在中国适用,在外国也适用。


    诸葛长青建议天下有缘者都来学习贯彻弟子规,走上圣贤君子之路。


     本文参考资料:

     1、弟子规网络资料

     2、《大众日报》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刘余莉文章


祝福天下孝亲尊师、止恶行善、努力奋斗


持续忏悔、放生、施食、念诵、吃素有缘者


富贵吉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早成果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南无弥勒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虚空藏菩萨。

南无除盖障菩萨。南无灵吉菩萨。南无韦驮菩萨。

福生无量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耶稣基督。穆罕默德。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

三界十方一切神仙。

古今中外一切圣贤。

青除灾金刚。辟毒金刚。黄随求金刚。白净水金刚。

赤声火金刚。定持灾金刚。紫贤金刚。大神金刚。

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应。

  

《诸葛长青


 智慧山上修五行,诚心儒佛道商兵。道德仁义礼经纬, 千秋大业是为踪。
 静动阴阳天地理,八卦乾坤运在胸。 古今圣贤心头坐,积善成德惠众生。